川芎嗪注射液经皮靶位给药治疗颈椎病188例临床观察

颈椎病是中老年常见病之一,近年来青壮年发病患者也呈增多趋势。我科采用川芎嗪注射液超声经皮靶位透药治疗颈椎病188例,疗效满意,并与川芎嗪注射液静脉点滴组进行了疗效比较,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76例病例均为专科确诊的颈椎病门诊和住院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川芎嗪注射液超声经皮靶位透药组)188例,其中男89例,女99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55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7年。对照组(川芎嗪注射液静脉点滴组)188例,男性83例,女性105例;年龄35~65岁,平均年龄50岁;病程最短20 d,最长6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各方面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影像学检查  全部病例均经X光拍摄颈椎正侧斜位片,可见不同程度的颈椎生理弯曲改变,椎间隙狭窄,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及椎管矢状径变小等。
2.治疗方法
2.1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超声电导仪及超声电导凝胶贴片(北京诺亚同舟医疗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进行川芎嗪注射液超声经皮靶位透药,部位选择:病变椎体两旁或大椎穴、左右肩井穴。操作方法:将贴片先固定在仪器的治疗发射头内,取备制好的川芎嗪40mg药液2ml分别加入到两个耦合凝胶片上,再将贴片连同治疗发射头一起固定在患者的病变部位,启动治疗键,治疗30分钟。一日一次,7天为一个疗程。间歇三天,进行第二个疗程。对照组:应用川芎嗪注射液100mg加入5%GS500ml静点每天一次,10天为一疗程。间歇三天,进行第二个疗程。
3         疗效分析
3.1 疗效标准  《中医常见病症诊疗常规》判定标准。痊愈:临床症状及阳性体征完全消失,功能恢复正常,随访一年无复发;显效:主要症状和体征消失,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好转:主要症状好转,功能有所改善;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明显变化。
3.2 治疗结果  治疗两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表明,治疗组临床治愈率82.45%,对照组临床治愈率46.81%,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组  别   n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治疗组  188  155(82.45)*  18(9.57)   10(5.32)    5(2.66)
对照组  188   88(46.81)*  40(21.28)  20(10.63)  17(9.04) 
* P<0.01
4         典型病例
陈××,男,46岁,司机,2003年5月29日就诊。主诉:颈部反复疼痛、僵硬一年,加重一周。一周前因连续驾驶6小时而致。检查:颈部活动受限,头颈后仰时疼痛加剧,颈部两侧压痛明显。X线片示颈椎生理弧度变直。诊断:颈椎病(局部型)。采用川芎嗪注射液超声电导经皮局部靶位透药治疗,治疗3次后,疼痛明显减轻,僵硬缓解,治疗12次后痊愈。
5  讨论
颈椎病是中老年的常见病与多发病,由于动脉的粥样硬化以及颈椎骨骨刺形成可引起同侧椎基底动脉的供血不足,同时又可引起肌肉痉挛,如前斜角肌痉挛压迫臂从神经,斜方肌痉挛压迫脊神经后支,造成颈7~8神经根受压及颈交感神经受压;由于颈椎体的退变,以及周围肌肉痉挛可引起椎间盘或椎体错位,发生变性而出现椎间隙变窄可压迫脊髓。故颈椎病是颈椎体本身退变,继发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刺激或压迫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交感神经等组织,而引起各种各样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候群,又称“颈椎综合征”。川芎嗪可抑制血小板释放,减轻血管炎症反应,缓解疼痛;解除平滑肌痉挛,降低全血和血浆黏度及红细胞压积,减少血浆纤维蛋白原的产生。又可通过止痛作用,解除肌肉痉挛,使椎间盘及椎体错位得以还纳,从而解除或减轻各种压迫症状,改善供血达到治疗目的。应用超声电导技术局部靶位给予中药制剂,收到了很好的效果[1.2]。超声电导技术是一种新的药物透入技术,他将电致孔技术、超声空化技术等物理技术叠加综合应用,使药物通过皮肤直接到达病变部位,从而起到有效的局部治疗作用[3]。电致孔技术通过瞬间的高压电脉冲在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形成暂时性、可逆的亲水性孔道而增加细胞和组织膜的通透性的过程[4],超声波能通过空化作用在皮肤和组织中形成生物孔道,同时通过对流转运促进药物透入组织,迅速在病变部位形成药物有效成分的高浓度浸润,直接作用于病变组织和器官,达到靶位治疗的目的[5.6]。治疗组采用的是局部经皮靶位透药,可以将药物直接送达病变部位并在局部形成高浓度浸润,快速地起到治疗作用。静脉点滴组的药物要经过全身循环,由于颈椎病时,颈椎本身供血不足,能够到达病变部位的药物有限,所以单纯的全身静脉给药效果欠理想。本组临床观察两组疗效对比显示,治疗组无论在疗效上以及起效时间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另此方法操作简单,无痛苦,无创伤,无毒副作用,起效快,是非手术治疗颈椎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参考文献
1.郝劲松,郑俊民.电超导法透皮给药的研究,中国药学杂志1998,33(3):129
2.Kost J, Pliquen U, Mitragotri S, et al.Synergistic effect of electric field and ultrasound on transdermal transport. Pharm  Res 1996,13(4);633
3. Tang H, Mitragotri S, Blankschtein D, Langer R Theoretical description of transdermal transport of hydrophilic permeants: application to low-frequency sonophoresis. J Pharm Sci 2001 May;90(5):545-68
4. Boucaud A, Machet L, Arbeille B, Machet MC, Sournac M, Mavon A, Patat F, Vaillant L. In vitro study of low-frequency ultrasound-enhanced transdermal transport of fentanyl and caffeine across human and hairless rat skin. Int J Pharm 2001 Oct 9;228(1-2):69-77
5. Tezel A, Sens A, Tuchscherer J, Mitragotri S. Frequency dependence of sonophoresis.  Pharm Res 2001 Dec;18(12):1694-700
6. Keyhani K, Guzman HR, Parsons A, Lewis TN, Prausnitz MR. Intracellular drug delivery using low-frequency ultrasound: quantification of molecular uptake and cell viability. Pharm Res 2001 Nov;18(11):1514-20